日韩av五月天00_亚洲中文字幕夜夜爱_亚洲a∨无码天堂在线观看_中文老熟妇乱子伦在线视频

駐馬店融媒宣傳下載
您當前所在位置:駐馬店廣視網(wǎng)>文旅> 正文

分 享 至 手 機

許知遠:我為什么要寫梁啟超

時間:2019-05-23 16:52:55|來源:搜狐|點擊量:37529

 歷時五年,《青年變革者:梁啟超 1873—1898》終于出版,許知遠說,這是他“四十年來最重要的作品”,而讀者那邊,也給予這本書巨大的期待。到底這是一本怎樣的傳記?早已成名的許知遠為什么要挑戰(zhàn)高難度的歷史書寫?又為什么從梁啟超開始下筆?在技術(shù)革命和知識爆炸的今天,他最想說的是什么?今天,單讀專訪許知遠,還原他寫作這本書的真實過程,那些途中的猶豫和艱難,以及最終幫助他完成這次轉(zhuǎn)型的堅決與雄心。

許知遠:我為什么要寫梁啟超

這本書是一個大于許知遠的存在

撰文| Kiva

在四月的一個晚上,大約 11 點,許知遠從一個漫長的聚會中離開。他喝得微醺,已經(jīng)開始對人群感到厭倦。他迫不及待地要回到自己位于北京東邊,離公司單向空間很近的公寓,再為自己倒上一杯加冰的威士忌,開始一天最重要的寫作時段。他已經(jīng)開始了“梁啟超傳”第二卷的寫作。

作為許知遠的同事,因為清楚地知道他耐心之有限、工作之龐雜,我至今無法相信他真的能夠完成這樣一本《青年變革者》(“梁啟超傳”的第一卷)。大眾所了解的那檔訪談節(jié)目《十三邀》,事實上只占據(jù)了他精力的極少一部分。在寫作《梁啟超傳》期間,他的工作還包括但不僅限于公司的日常管理(部分)、公司重大活動的決策和參與、拜訪投資人、新節(jié)目的籌劃和錄制等等。

但也許正是這些看似消耗的工作,卻在某種意義上成就了他的寫作。繁瑣逼迫他沉靜;現(xiàn)實的無力感讓他不得不去歷史中尋找參照;在普遍失語的當下,他讓歷史的人物在筆下發(fā)聲;他把個人化的寫作安置在傳記寫作的璀璨傳統(tǒng)中,因為他相信歷史和未來同樣嶄新。

也有堅持不下去的時候,他會用各種方式給自己打氣。比如打開手機上有一個簡單的圖表,上面畫著三卷書的規(guī)劃。其中“第一卷”已經(jīng)標紅,表示已經(jīng)完成。“如果能把這些都完成,這將是一個多么持續(xù)的、了不起的事”,他在無數(shù)場合對身邊的人說過類似的話,有時是工作會上,有時是私下聚會上。有時候朋友會忍不住打擊他,但打擊和鼓勵他都照單全收,反正最終都會化作他繼續(xù)寫下去的動力。

寫作受益于他生活的復雜性,但寫作又給了他某種保護,讓他更堅定地沉浸在自己世界中。以至于外界對他的各種非議甚至謾罵,從來都傷害不到他。倒不是他毫不在乎,而是他壓根兒沒功夫去理會。他很快就忘記了這一切,獨自投入到這件重要且艱難的事中。作為作家的許知遠,不必在意別人怎么看電視節(jié)目里的那個采訪者。

許知遠:我為什么要寫梁啟超

就這樣,他在一種近乎荒誕的分裂生活里,找到了真正的立足點。然后以此為支點,把過去和未來緊緊相連。

有一天,作為從事新聞業(yè)的晚輩,我向我的老板許知遠談到新聞業(yè)隕落、年輕人沒有機會嶄露頭角等問題。他忽然收斂起笑容,嚴肅地對我說:“你得學會把這些東西放一放,把自己放下來。你終究要找到一件事,這件事本身的意義,比你自己更重要。”

我知道,這本書,正是一個大于許知遠的存在。

為什么要寫梁啟超?

單讀:你會怎么形容梁啟超?

許知遠:他是一個可以一邊打麻將一邊寫社論的人,也是一個熱情的朋友,是個怕老婆的丈夫,是一個始終保持天真的人。

單讀: 為什么要寫這樣一本書?還記得當時決定要寫《梁啟超傳》時候的情境嗎?

許知遠:我覺得真正的原因是因為我對此刻的迷惑。但是這種迷惑不是自然發(fā)生的,它有一個漫長的歷史脈絡。我們現(xiàn)在所用的很多詞匯,所用的很多概念,所面臨的很多困境,其實都與晚清到民國的轉(zhuǎn)型有很大關(guān)系。對我來說,梁啟超是一個象征。這樣一個處在晚清到民國轉(zhuǎn)型時代中的人物,他的性格吸引我,或許也是一種同類的共鳴吧。他的文章像年輕的《單讀》,也是一個真正的作家。他不僅是觀察者,也是一個行動者,他卷入了很多豐富多彩的歷史事件中。

或許我的潛意識對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充滿了好奇,我也對梁啟超他們那代人沒有完成的任務,在此刻的中國有何種回響有很多好奇。所以寫他其實是對此刻困境的一種回應。我們每一代人都認為自己是嶄新的,但其實都是歷史的延續(xù),甚至可以說是俘虜。我們在談論這個時代,我們生活在一個新科技的年代,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年代。梁啟超也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年代,只不過那個年代全球化是鐵路、是輪船、是電報、是報紙,他也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年代,他要辦各種各樣的雜志和報紙。

許知遠:我為什么要寫梁啟超

《青年變革者: 梁啟超(1873—1898)》

許知遠 著

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

對于那一代人來講,這些沖擊都是非常巨大的,讀“四書五經(jīng)”的年輕人,過去一輩子可能讀了不超過幾十本書、幾百本書,他們突然面對這么龐雜的一個信息世界,該怎么做出反應。而他們同時也是一群讀書人,讀書人在面對一個巨大的時代困境的時候,他們有他的關(guān)懷,有他的憂慮,有他的家國情懷,那他們該怎么回應這些困境?可能我也深深地被那一代知識分子身上那種強烈的,想去改變社會、參與行動的那種熱情所打動了,因為我們這代人其實普遍屬于行動無能的一代人。

單讀:你剛剛提到他們沒有完成的任務,你覺得那些任務究竟是什么呢?

許知遠:是關(guān)于建立現(xiàn)代中國,關(guān)于什么樣的思維方式適合現(xiàn)代中國人。就像我們現(xiàn)在還在提“少年中國”,這是梁啟超提出來的,但我們真的實現(xiàn)了“少年中國”嗎?我們周圍的年輕人真的是充滿朝氣嗎?他不是希望“新民”嘛,要塑造現(xiàn)代公民,我們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現(xiàn)代公民的這種要求呢?所以某種意義上梁啟超的使命在此刻仍然沒有完成。

單讀:你在寫梁啟超的時候,你把他放在一個怎樣的歷史坐標里?

許知遠: 梁啟超出生在 1873 年,當時的中國處在一個劇烈變革的時代,不僅僅是中國,日本、土耳其、埃及、還有歐洲很多地方都在發(fā)生變化,全球都在面對怎么迎接由新科技引發(fā)的“現(xiàn)代性”的問題 。梁啟超是當時這個思想家群體的一分子,他的思想脈絡與行動邏輯并非出自于一種完全孤立的中國傳統(tǒng),他受到世界的技術(shù)沖擊,地緣政治的變化。他作為一個中國的思想者在回應這些現(xiàn)代性的變化。因為這不僅是一個中國的命題,也是更普遍世界的命題。我們怎么進入現(xiàn)代世界?現(xiàn)代世界應該有怎么樣的制度安排、倫理準則、情感方式?他以中國的視角對更普遍的命題做出回應。

單讀:為什么要選擇梁啟超作為書寫的人物?

許知遠:因為他的連續(xù)性。很多知識分子的思想世界停留在“公車上書”或者“明治維新”那個階段,他們的政治生命、公共生命就結(jié)束與此 。比如他的搭檔汪康年,在辛亥革命之后就去世了,他的思想觀念就停留在 1900 年代革命或者改良的時期。梁啟超還經(jīng)歷過“五四”,最后到 1929 年去世,他還看到北洋時代的變化。所以他是一個歷經(jīng)很多不同歷史時刻的知識分子。

許知遠:我為什么要寫梁啟超

▲《公車上書記》

而且他是中國現(xiàn)代思想的奠基人。他和嚴復都算是中國現(xiàn)代思想的奠基人,但他的影響力或許比嚴復更廣泛。我們現(xiàn)在理解的所有現(xiàn)代政治學理論、經(jīng)濟思想、法律,這一切都跟梁啟超有關(guān)系,他把這一整套概念輸入到中國,影響了很多代的中國人。這些概念當然很多是照搬自日本, 但不影響他的重要性,因為他創(chuàng)造了一個知識平臺,一整套新的語言,并且對中國有這么大的影響,這些都是無法回避的。其實梁啟超在那個時代像一個超級的 Google,他把很多外來的知識引入到中國年輕人的世界,而且把它們本地化,使年輕人可以理解這些全新的概念。

另一面,他也是個組織者。你可以想象梁啟超本質(zhì)上是一個連續(xù)的創(chuàng)業(yè)者。他在上海辦《時務報》,然后到日本辦《清議報》、《新民叢報》,影響都非常大。他們那時候辦書局,就像是辦一個新的媒體企業(yè)。他要去創(chuàng)辦某種組織來構(gòu)成孫中山和康有為之間的聯(lián)盟,要在海外募款,募款來去尋求那些秘密社會的支持,完成起義或者是實現(xiàn)“勤王”,他要處理不同的皇族和他們的關(guān)系,因為他們和皇族始終有非常密切的關(guān)系。

他怎么應對這么復雜的一個關(guān)系網(wǎng)絡呢?他對關(guān)系網(wǎng)絡的理解,其實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為什么他的創(chuàng)造力可以持續(xù)這么久。

一直到 1929 年去世之前,梁啟超始終站在在中國思想文化界的舞臺中心,這種中心是由很多更復雜的條件構(gòu)成的。所以他怎么處理更復雜世界的關(guān)系,這是他身上很迷人的一部分。

還有一個我寫他的原因是因為性格上的呼應。我很理解他的感受。他本質(zhì)上也是個很開朗的年輕人,心無城府。他不是天秤座,但是他的性格其實很像天秤座(編者注:許知遠是天秤座)/他搖擺,他猶豫,他對自己的不確信,但正因為對自己的猶豫和不確信,使他變成一個更開放的人,更吸收新的養(yǎng)分。比如說康有為非常有魅力,但是他是相對封閉和堅固的一個人。所以雖然他在某個時代影響力巨大無比,但時代過去之后,他就會顯得變成了一個保守分子,甚至是反動分子。但梁啟超他好像始終隨著時代變化。因此別人會說他輕浮、多變,甚至說他缺乏定力,缺乏更深刻的思想。但是我依然著迷于他的豐富性和寬闊性。

許知遠:我為什么要寫梁啟超

▲青年梁啟超

單讀:你覺得他具有持續(xù)性的原因是什么?

許知遠: 是一種持續(xù)而旺盛的好奇心。缺乏好奇心、決心當然會顯得固化、封閉,但是缺乏某種恒定性的好奇心會顯得非常輕浮,它們之間一定是某種結(jié)合。

單讀:你不覺得這是每一個創(chuàng)作者永恒的困境嘛?

許知遠: 這個平衡是在隨時找的,其實每個創(chuàng)作者都會意識到,他像在一個懸崖邊行走,如果這個平衡力掌握不好,就會掉到一方去。所以尋找這種平衡感,是所有創(chuàng)作者最根本的使命。

單讀:你覺得你找到了嗎,這種平衡感?

許知遠:我也不能這么厚顏無恥。

單讀:或者你通過寫這本書找到一些平衡感嗎?

許知遠:我覺得找到了一個階段性的平衡感。比如我白天去見一個明星、去找一個客戶,然后深夜自己去寫梁啟超,這樣的生活也是有某種平衡的。

作者的聲音

單讀: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,你怎么安排自己在敘事中的角色?

許知遠:我的聲音是隱藏在這些情感和書寫的背后的,但是你會看出我的著力點,因為我有我自己獨特的經(jīng)驗。比如說我也是年輕時候做報紙,經(jīng)歷過那樣一個媒體突然爆炸的感覺,我就更能體會梁啟超做《時務報》的時候,那種突然成為明星的感覺;因為我也有旅行世界的經(jīng)驗,所以我就會更理解他周游世界時可能面對的一些困惑和興奮;我也是個創(chuàng)業(yè)者,我會知道他去募集資金,完成這些事情的時候可以遇到的困難。這本書帶有鮮明的個體經(jīng)驗,不完全是一種書齋式的寫作。所以我可能會更強調(diào)他的部分行動和思想。而且我?guī)в袑Υ丝痰膽n慮和我這代人普遍的問題意識去理解他們,去進入他們當時的政治世界和思想世界,敘述他們怎么去嘗試建立現(xiàn)代中國的艱苦過程。

許知遠:我為什么要寫梁啟超

▲《時務報》

單讀:寫作的過程對你有什么影響?

許知遠:我覺得某種意義上,寫作這本書幫助我成為一個更鎮(zhèn)定的人,因為這種歷史感給我提供了一個參照,它使眼前的困境顯得沒有那么困難。然后我也看到這些偉大的思想者、行動者,他們也總是面對非常倉促的生活,事情不總是計劃好的。這讓我對混亂和沖突會有更好的理解。

而且我可能對一切都變得更有耐心了吧,覺得這些困境延續(xù)了這么多年,不管一個人多么有才智,那些問題也很難在一代人的時間中得到解決。但這不妨礙我們?nèi)ダ^續(xù)努力解決它。

單讀:你在寫作的過程中,典型的生活狀況是什么樣的?

許知遠: 這本書我寫了三年。大部分的時間里,我白天要處理日常的事務,比如去尋找客戶、公司內(nèi)部的溝通、拍攝節(jié)目等,履行作為一個社會人的角色。但是到了夜晚的時候,當我回到寫作中,回到梁啟超所處的世界的里,我就覺得非常安心。他好像給我生活帶來某種坐標一樣。而且我去面對所有龐雜的事情都有助于幫助我理解他,我想他也一定面對很多這樣龐雜的事情,讓他繼續(xù)去寫那些東西,所以我覺得他給我很多力量。

單讀:有沒有什么寫不下去的時候?

許知遠:大部分時候都覺得寫不下去。當然,也有喝多酒誤以為寫得很快很好的時候(笑), 但大部分還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。因為有句話叫做 The past is a foreign country。過往是一個陌生的國家,是鄰國、是異國。因為我們生活在現(xiàn)代社會,穿著牛仔褲,喝著星巴克,生活方式跟他們是不一樣的,他們那些人怎么交往,跟官員怎么說話,新的文體怎么創(chuàng)造出來的,怎么坐船到北京去趕考的……這一切都需要通過更多的史料去理解。

單讀:如果你覺得他在這個時代會像你,你在他那個時代會像他嗎?

許知遠:他的能量當然比我更驚人得多了。他在這個時代,我相信他會拍視頻,他應該會上抖音,發(fā) Twitter。你想梁啟超的個人經(jīng)歷是非常廣泛的。他在美國見過 J.P.摩根,就相當于我在這個時代跟扎克·伯格見面是一樣的;他還跟泰戈爾是朋友,去歐洲見柏格森,當時最重要的哲學家,就相當于在這個年代,你作為一個年輕的知識分子去見哈貝馬斯,要見扎克·伯格。

許知遠:我為什么要寫梁啟超

▲美國銀行家 J.P.摩根

所以他面對的是一個很復雜的世界,他不僅是一個我們教科書上這么一個光輝的、符號化的形象。他還會遇到戀情,他二十六七歲的時候在夏威夷愛上一個給他做翻譯的姑娘,但是因為他的太太不允許他再納妾,所以他非??鄲溃瑢懥撕芏嘣?。 一個年輕人的苦惱在書中也會出現(xiàn)。他有很多時候需要面對自己內(nèi)心情感的掙扎,他的落寞、他的失敗,以及怎樣從失敗落寞中擺脫出來,獲得新的力量,我都希望在這個書中能夠呈現(xiàn)。

單讀:你和梁啟超性格上最大的共同點是什么?

許知遠:我覺得我們倆其實本質(zhì)上都很真誠。我們對他人、對世界有一種很強烈的真誠,都有強烈的好奇心,想了解世界的愿望。

單讀:那你們倆最大的不同呢?

許知遠:他更愿意接受循規(guī)蹈矩的生活,我卻很難接受;他更有天賦,這就不可比了。他當然是我仰慕的對象。

單讀:那你寫他的原因是因為你們又相近但是又不同嗎?

許知遠:對,他身上既讓我有親切的部分,同時有讓我非常仰慕的部分,它們構(gòu)成了某種親密的緊張感。

單讀:你是否通過寫《梁啟超傳》解決自己的困惑?究竟是什么困惑?

許知遠:對,所有的寫作都是對自身困惑的回答。首先都是源自自身,然后通往一個更大的世界。我當時在書寫梁先生的時候,會有很多對自身困惑的解答,那就是一個知識分子在一個高速變化的時代,他該怎么樣地尋求自己的落腳點,怎么樣呼應這個高速變化的時代。

當然也有某種憤憤不平。因為梁啟超那代人,他們作為知識分子,是可以成為當時中國的時代中心的。他們的很多言論、他們的反應,是可以改變歷史進程的。到我們這代,知識分子已經(jīng)屬于很邊緣化的地位,很難再對整個時代變革做出某種直接的改變了。

被嘲笑的知識分子傳統(tǒng)

單讀:你提到“知識分子”傳統(tǒng)。你怎么看待這個傳統(tǒng)?

許知遠:在中國這種傳統(tǒng)消失了,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,因為在中國歷史中,知識分子從來都是一個領(lǐng)導性的群體。梁啟超其實是一個現(xiàn)代知識分子(modern intellectual ),他是一個從傳統(tǒng)的士大夫階層變成現(xiàn)代知識分子過渡式的人物,所以他具有強烈的轉(zhuǎn)折意義和標志意義。他對于中國、對于東亞的作用就等于像伏爾泰、狄德羅那一代人,孟德斯鳩他們對于法國、對于歐洲的作用,是現(xiàn)代思想的奠基人。

我覺得對于知識分子傳統(tǒng)來說,有兩點非常重要。 一個是對知識價值、智力生活本身的尊重和尋求。知識本身是一個非常獨立、自主、值得遵循的系統(tǒng)。第二點是對于他們這些士大夫轉(zhuǎn)知識分子的人來說,他們那種家國情懷,對整個國家變化的憂慮和考量是非常重要的,他們有一種天然的使命感。

許知遠:我為什么要寫梁啟超

▲伏爾泰畫像

這兩點在我們現(xiàn)在的語境中好像似乎都消失了,使命感是一個看起來陳舊的東西。在這個知識非常功利化的時代,對知識本身的追求,也變成了某種不合時宜的產(chǎn)物。所以我覺得我在寫這個書的時候也在回應此刻中國的現(xiàn)實,我覺得這個現(xiàn)實是有問題的,我們需要對它做出某種挑戰(zhàn),我們是通過歷史的書寫來回應現(xiàn)在的困境。

單讀:很多人對“知識分子”這個說法充滿質(zhì)疑的,認為只是一種姿態(tài)。

許知遠:我知道,在他們這些人中流行一個非常短視的看法,他們認為存在一條正確的方向、正確的理念。只要選擇它,然后一往無前。但人類社會,從來沒有一條正確的方向,它是由一群爭辯構(gòu)成的。甚至這些在爭辯中被淹沒的聲音,在下一刻也可能會成為新的指導、呈現(xiàn)出新的可能性。所以一個好的社會就應該提供很多這種爭辯,因為只有通過這個爭辯才通往更廣闊的可能。

而且這種爭辯會使行動更有力量,因為爭辯得越清晰,行動就會更堅定。如果沒有經(jīng)過充分爭辯,即使你有行動,也非常淺薄性,一旦遇到障礙就會出現(xiàn)困境。這是我們現(xiàn)在好多人面臨的問題。我們相信一套實用主義哲學,這些人一旦遇到困境就崩潰了。所以我覺得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或者一個社會,它是一系列理念的爭辯帶來的產(chǎn)物。

單讀:所以你哪怕自己成為被“爭辯”的對象,也就沒關(guān)系了是嗎?因為其實你經(jīng)常引起爭議?

許知遠:我覺得我只是說了一個常識性的問題,但在這樣一個社會,就會引起很多爭議,這點是很悲哀的。我覺得其實丸山真男說得挺對的,他當年形容日本說,一個其他社會已經(jīng)行之有效的東西,或者被證明是正常的東西,在日本社會必須要通過非常費力的方式才能傳導給大家。我覺得我們某種意義上也處在這樣一個狀態(tài)里面。

沒有歷史,只有傳記

單讀:《青年變革者》是這個系列的第一本,可以介紹下你的寫作計劃嗎?

許知遠:這套書是一個三卷本的計劃,我希望通過書寫梁啟超,去確立現(xiàn)代中文傳記的一個里程碑,因為我覺得現(xiàn)在中國沒有建立起真正的傳記傳統(tǒng),像西方式的傳記傳統(tǒng)。

第一卷是從 1873 年他出生,一直到 1898 年百日維新失敗他流亡日本, 這是一個關(guān)于青年改革者的生活,一個普通的秀才舉人變成一個改革者,卷入到舞臺中心這么一個過程。

許知遠:我為什么要寫梁啟超

▲一個青年改革者如何卷入到舞臺中心,點擊圖片了解更多

第二卷是從 1898 年他流亡日本,到 1912 年他回到中國,這 14 年是關(guān)于作為流亡者的梁啟超。他去世界旅行,他參與在海外的?;驶顒踊蛘哒f改革行動。他在異鄉(xiāng)書寫,通過在一個遙遠的地方觀察中國、改變中國。

最后一卷是叫“歸來”,是從 1912 年到他 1929 年去世。這個“歸來”有雙重的意思:一方面,它是對中國這個國家的歸來,一個新的中華民國,他回來時中國已經(jīng)是個新的中國。 第二種是他對學術(shù)的歸來,他在失敗的政治生涯之后,又重新回到了學術(shù)。所以他在清華教國學,寫了大量的學術(shù)著作,包括邀請?zhí)└隊査麄儊碓L華,他成為學術(shù)領(lǐng)袖的這樣一個生活。

單讀:那你在寫的時候,理想的讀者是什么樣的?

許知遠:我沒想過讀者。如果說你現(xiàn)在問我理想讀者,那我就希望他是真正對歷史的變遷、對中國與世界的關(guān)系有好奇心的人,他對歷史中那些脈絡,歷史中那些皺紋,歷史中那些意外、不經(jīng)意的細節(jié)感興趣的人,這是我心中的理想讀者。

單讀:如果粗暴地把讀者劃分為中國的讀者和中國以外的讀者,或中文世界以外的讀者,對他們會有什么不同意義嗎?

許知遠:我相信中國讀者更像一種喚醒吧,因為所有人都知道梁啟超的名字,但是他到底發(fā)生什么不知道,我希望通過這些細節(jié)來鋪墊出他的生活,包括他的思想史,讓大家更充分地理解他和他生活的時代。對于一個境外的讀者,可能我更希望他看到中國的近代思想家怎么面對現(xiàn)代性的問題,跟他面對同樣的普遍性的困惑是一樣的。

許知遠:我為什么要寫梁啟超

▲美國思想家愛默生

單讀: 你怎么看待傳記寫作?你的傳記寫作與傳統(tǒng)有什么不同?

許知遠:我深受愛默生的影響,愛默生當年有句很著名的話:“沒有歷史,只有傳記”。歷史就是由一個個體組成的,他們的行動、他們的思考、他們的挫敗、他們的光榮所構(gòu)成的。而且歷史傳統(tǒng)本來本質(zhì)上就是傳記傳統(tǒng),我們看到在西方是這種古希臘羅馬的英雄傳,普魯塔克寫的,在中國是司馬遷的列傳,也是一系列傳記構(gòu)成的一個歷史書寫。而這樣的一個歷史書寫傳統(tǒng)在當代中國反而好像被遺忘了,人在歷史中的書寫反而消失了。我們會談論時代、談論主義、談論新的思潮、談論風尚,人到哪里去了呢?對人的關(guān)注反而減少了。所以我蠻希望這樣的傳記寫作可以復蘇人在歷史中的角色,人的莽撞、人的沖突,人在意外情況下有所發(fā)揮可能性,這一切是關(guān)于人的故事。

還有一句話我很喜歡,“傳統(tǒng)是對逝去人的民主”。他們過去的聲音為什么在這個時代就沒有發(fā)言權(quán)了。死去的人他們有話講,這些話是通過書寫或通過影像傳到現(xiàn)在,這些話并不是不重要。一個美好的社會一定是給予不同的人——死去的人也好,活著的人也好,活著中不同的群體也好,都會給他們充分發(fā)言的機會,這是一個美好社會的標志。尊重傳統(tǒng)背后其實是一種真正的民主和自由精神。

單讀:你是怎么寫下了你的第一句話?

許知遠:其實很意外。我第一句話是從舊金山開始的,在舊金山的“城市之光”書店我看到一本關(guān)于亞洲的書,封面上有梁啟超。而梁啟超是1903年來過舊金山,那個“城市之光”書店的背后就是唐人街,梁啟超也來過唐人街。所以我的第一句話是把梁啟超放在當時的美國來寫的,這也是我想傳達梁啟超作為一個回應世界變革、世界思想變化中國思想者,想把他放在一個世界語境中來看待,于是就有了第一段話:

梁啟超正盯著我看,他鼻正口闊,短發(fā)整潔而富有光澤,由中間清晰地分開,豎領(lǐng)白襯衫僵得筆挺,系一條窄領(lǐng)帶,嘴角掛有一絲驕傲,眼神尤為堅定。這該是他 30 歲左右的樣子,拍攝地可能是橫濱、墨爾本或是溫哥華。他動員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華人、商人與勞工捐獻資金,組織起來,營救受困的皇帝,建立一個富強的中國。幾年前,他還是個腦后拖著長辮的舉人,如今已經(jīng)展現(xiàn)出一個現(xiàn)代知識分子的風貌。

免責聲明: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(wǎng)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(wǎng)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(zhuǎn)載自其它媒體,轉(zhuǎn)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(quán)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。凡是本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(quán)的轉(zhuǎn)載,如需轉(zhuǎn)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howtobuymyhome.com/showinfo-33-237338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

  • 責任編輯 / 董華偉

  • 審核 / 李俊杰 劉曉明
  • 終審 / 平筠
  • 上一篇:130多幅駐馬店書畫名家作品在文化館展出
  • 下一篇:接受高等教育人口達2.4億 我國建成世界最大規(guī)模高等教育體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