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駐馬店廣視網(wǎng)訊】(通訊員 袁杰)6月28日,在駐馬店市中心醫(yī)院急診科了解到,高溫天氣,該科每天都在接診重癥食源性疾病患者。據(jù)這里的醫(yī)生說,導致這種病的原因主要是飲食不注意,為了消暑,一部分人在飲食上不顧健康的亂吃一通,但這樣往往會造成腸道疾病或食物中毒,甚至失去生命。
急診搶救
駐馬店市中心醫(yī)院急診科主任王玉東介紹說:來這里救治的食源性疾病患者大都是重癥患者,有的甚至在鬼門關上走了一回。而這些患者之所以得病,是因吃了不衛(wèi)生或變質的食物,有些患者是吃了不經(jīng)高溫的食物,還有些患者吃了不衛(wèi)生的燒烤等等……
該院消化內科近一個時期食源性疾病住院患者也在逐漸增多,目前,有三位老人正在住院救治,病情較重,85歲的陳老太太,只因吃了一點變質的食物導致嘔吐、腹瀉、疼痛,一天下來腹瀉10余次;80歲的李老太太,因吃了放在冰箱里的剩余魚塊而住進了醫(yī)院,幾個小時腹瀉6次;75歲的唐老爺子,因食源性疾病,每天腹瀉5次以上。經(jīng)檢查,以上患者都是得了急性胃腸炎。
消化內科主任唐建榮在查房
消化內科主任唐建榮在查房后說了幾句很實在的話,她說,食源性疾病通常都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發(fā)生,三位老人為了節(jié)省吃剩飯、剩菜,甚至還錯誤的認為屋里開著空調,所以,一些剩飯或剩菜吃了不會有事的,其實不然,這些食物只要不在零下冷藏,也會慢慢變質。而這種省了小錢,花了大錢不值。
據(jù)有關資料顯示,食源性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中毒性,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、腸道傳染病、人畜共患傳染病、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。食源性疾患的發(fā)病率居各類疾病總發(fā)病率的前列,是當前世界上最突出的衛(wèi)生問題。
在我國每年都有食源性疾病的死亡病例。一起食源性疾病暴發(fā)少則幾人,多則成百上千人。在發(fā)病形式上,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多為集體暴發(fā)。
臨床中,食物中毒的癥狀一般為消化道癥狀,表現(xiàn)為惡心、嘔吐、頭暈、腹瀉等情況,一般來說,易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以冷葷、涼菜、剩米飯和肉制品等為主,海鮮類食品、扁豆、新鮮腌制的咸菜也容易出現(xiàn)這一問題。
急診科主任王玉東提醒:氣溫升高的季節(jié),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,一定要把好“病從口入關”,防止食源性疾病。那么,在夏季里我們該如何才能更好的預防食源性疾病呢?
㈠夏季雖然是食物中毒事件高發(fā)的季節(jié),但只要你注意飲食衛(wèi)生,講究科學進餐,就可以輕松避免不必要的麻煩。
㈡避免生熟食混放、混用菜板菜刀等,防止生熟食交叉污染。不生食、半生食海鮮及肉類。生食瓜果必須洗凈。
㈢不宜在常溫下保存剩菜。夏天,即使不過夜的飯菜,一定要及時冷藏,不可在常溫下保存,以免給病菌的生長繁殖和釋放毒素創(chuàng)造條件。新鮮食品經(jīng)充分加熱后再食用。不喝生水。
消化內科主任唐建榮提示:
㈠餐館就餐少點涼菜,避免在沒有衛(wèi)生保障的公共場所進餐。熱天到餐館就餐,吃剩的蔬菜不宜打包。如果要舉辦婚宴、生日宴等較大宴會,要選擇有足夠接待能力的飯店,因為需要在開席前很久就把一些菜肴的成品或者半成品做出,如果食物保存不當,極易變質。
㈡盡量每餐不剩飯菜。吃剩的飯菜盡量放10℃以下貯藏,食用前必須充分加熱。
㈢少吃街頭刨冰。街頭無證攤點所用的冰多是工業(yè)用冰,帶有大量的細菌和其他有毒物質。而且,售賣者一般都未經(jīng)健康檢查,食后極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病癥的發(fā)生。小孩子在夏天想吃刨冰、喝冷飲時,要教育孩子不要購買顏色鮮艷的冷食,也不要購買無證攤點經(jīng)營的冷飲。
㈣夏季避免食用家庭自制的腌漬食品。同時養(yǎng)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衛(wèi)生習慣。
㈤防止蔬菜農藥殘留中毒,在有衛(wèi)生保障的超市或菜市場購買有安全系數(shù)的食品,不買散裝食品。如果是用清水清洗,在清洗前要浸泡20至30分鐘。另外,用淘米水清洗蔬菜,可以有效清除殘留農藥。
㈥如果嚴重的話建議醫(yī)院就診,如果癥狀較輕的話建議休息,多飲水,可適當服用抗生素治療。
免責聲明: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駐馬店廣視網(wǎng)、駐馬店融媒、駐馬店網(wǎng)絡問政、掌上駐馬店、駐馬店頭條、駐馬店廣播電視臺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創(chuàng)版權請告知,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。凡是本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的作品,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,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:http://www.howtobuymyhome.com/showinfo-108-41123-0.html,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。